宁波镇海区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创业平台
宁波镇海区完善三级网络,创新就业机制,提升创业服务,在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。2013年,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018人,开发公益性岗位981个;对“零就业家庭”劳动力实施托底安置,连续6年动态消除了“零就业家庭”;共组织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262期,共计培训14641人;新增创业实体4814家,新增创业实体率达10%以上。
一是破解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题。主动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政策咨询、职业介绍、职业指导、职业培训、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,积极引导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,并开发公益性岗位,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。2013年,全区共有707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,开发(保持)保洁、保绿、老人陪护、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981个。已帮助9812名城镇失业人员、被征地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实现再就业,其中帮助138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。
二是创新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帮扶机制。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用工调查制度,每月进行一次用工调查,及时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情况和流动状况,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指导,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实现充分就业。同时,对外来务工人员实施推荐培训就业制度,建立一批适应外来务工人员培训需要的定点培训机构,先组织培训,后推荐就业,提高就业效率。2013年镇海区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接受外来务工人员求职登记13216人次,提供职业介绍12236人次,共有10178人被用人单位录用。
三是深入开展创业型城区创建活动。坚持把鼓励创业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摆到该区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,积极推进创业型镇(街道)、创业型社区(村)创建工作,大力开展“一镇(街道)一特色”创业促就业活动,并成立了区创业创新基地,为创业创新人才提供高品质创业环境,打造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创业创新聚集地重要平台。2013年,提前超额完成各项创建工作方案目标,已有多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和200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。
此外,2013年镇海区还制定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意见的通知》、《关于镇海区网络创业扶持政策的若干意见》,在全市率先建立起外来人员与本地户籍人员、实体创业人员和网上创业人员同等享受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,积极鼓励各类创业主体共同创业;建立了创业实体信息库,实现了对创业实体的动态化管理服务;建立了区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联动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,成立了创业指导办公室、镇(街道)创业服务指导站、创业指导专家团,实现创业培训、专家指导、项目推荐、创业孵化、融资服务、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等十位一体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