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市:“流动商学院”9年内培训9万余名企业家
杭州市大力推进“人才强市”战略,由政府出资引入多家高校开设“流动商学院”,9年来已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9万余名。
2004年,杭州市委组织部积极贯彻“党管人才”原则,牵头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“356工程”,即用3年时间培训市本级500家重点企业的600名经营管理者,同时要求区、县(市)把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者轮训一遍。9年来,杭州市本级共举办了41期国内研修班、6期国外短修班,各区、县(市)分级组织了三轮培训工程,共有9万余名企业家得到免费培训。
杭州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引入竞争机制,课程设计严肃而活泼。杭州市委组织部明确每期培训主题后,引入浙江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等高校进行课题招标,由专家组评标确定中标高校。每期培训班为期三个月,除了课堂式教学,也有各类座谈会,以及组织参观考察优秀企业,在一些重大产业政策出台前后,培训班还会邀请市领导和相关决策部门给学员们作专题报告。
这些“流动商学院”顺应杭州发展文化创意、金融服务、电子商务等产业的趋势,开设了“电子商务应用”、“工业设计与转型升级”等实用性较强的专题培训班,吸引了众多“大牌”企业家的参与,宗庆后、马云都是它们的学员。德力西集团总裁王非参加了第32期清华大学研修班后,受启发成立了集团“工业设计中心”,现在已规划开发家居电气、小家电、排插等许多创新产品,效益初显。
杭州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长张仲灿说,杭州将进一步深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,尤其要抓好三类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,一是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战略后备人才的培训,二是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,包括规模以上企业、成长型企业、创业型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创二代人才的培训,三是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培训,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