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职寒冬,在“携职”取暖——翁旭东

 
 

         这个传说中的“携职旅社”就在杭州江城路六部桥街一个小巷里,低调地躲在几栋民房小楼内,简陋的门面,气焰却很“嚣张”。几张山寨“红色革命”的宣传画高悬在外墙上,一张写着“为大学生服务”,另一张,一群手拿红宝书的人高举着手臂,托起一句口号:“在携职,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!”
        几乎是第一眼,翁旭东就爱上了这个地方。“干净,便宜,时尚,有意思,最重要的是让你心头热乎乎的。”
        08届毕业的翁旭东,来自宁波农村,重点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系毕业,学的是一个新兴的光电子专业,就业前景一直很好。1月7日,已经是他第三次来携职住下了。
        翁旭东第一次来携职,还是2008年的春天,正面临毕业,来杭州参加4月的一场招聘会,在人才市场上遇到了发传单拉人气的“携职”工作人员。第一次来到了当时还在试营业的“携职”。那时,踌躇满志的翁旭东有两手准备,找工作只是试水,考研是重点。携职的“求职”功能他基本没用上,但却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        这次杭州的一周之行,通过携职有了几次面试。等他回到学校,考研因相差几分没上,去年7月,翁旭东被深圳一家企业录用,给他的岗位是产品工程师,负责了解行业的技术动向和市场情况,为企业提供产品的研发意见。第一个月培训,三个月试用,工资3600元。
        这样一份专业对口前景看好的工作,让翁旭东干得很卖力。可是,就在转正的这个月,金融危机来了。企业开始裁员,他们新进人员是被最先刷掉的一批。拿了一个月补贴的他,留在深圳找工作,结果几乎是隔两三天去一次人才招聘会,一个月后,铩羽而归。这时候,他才真正感觉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力。
        去年12月底,翁旭东回趟老家放了行李,马不停蹄来到杭州,自己学的专业属于高科技行业,他想杭州对口的企业总会多一些。
        几乎顺理成章,他一找就找回了“携职”。他还是跑人才市场,先看一圈。得知招聘会过了元旦才有,住了两天,翁旭东回老家了。
        今年1月7日一早,翁旭东“三顾”“携职”,准备赶第二天的招牌会。有了前面两次的入住,翁旭东已经和旅社的人很熟了。携职的员工张义洁也一直在关注他,眼看着他从第一次的踌躇满志到第三次的满脸焦虑,张义洁知道他遇到了麻烦。
        为入住的学生提供就业帮助,是老板给张义洁的主要工作任务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天,翁旭东一回来,张义洁就和他套近乎。翁旭东很无奈地跟他说,今天又是“没戏”,对口的企业几乎没招人,招人的企业要求都很低,自己跟一堆中专生、技校生应聘业务员,优势倒是有,可是实在觉得很“屈才”,并且很多企业也怕员工才高气傲,留不住,宁愿用中专生、技校生,也不要他这样的本科专业生。不满的情绪,让张义洁知道该怎么做了。
       11日,张义洁约好旅社老板,让老板和他聊聊。首先要把他过高的期望值降下来,专业对口,很重要,但先就业更重要。改变他原来的想法,先找到工作再说。
    “有些对口企业没招人,也可以主动找上去问问啊!一定要主动,要毛遂自荐。”
    “找到心仪的岗位,可以让我们出面跟企业HR(人力资源管理)推荐你,有时候第三方更有说服力,更能争取到面试机会。”
        这天,围绕着怎么搞定HR,找到好工作,三个人聊得很投机。
        工作还在找,但小翁的心情好了很多,起码,没有那种身在异乡、前途茫然的惶恐了。
        他告诉记者:“这样的聊天效果很好,有时候,自己一个人会一条路走到底,有旁人说说,提下醒,人会突然醒悟过来。我不期望,马上能找到工作,但终于有了一个新的定位,就有一份新的希望。